新华社北京7月30日电(记者张芸梦)近日,“讴歌时代精神、抒发人民心声”中国文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座谈会在京召开。“回信饱含深情、内涵丰富,在摄影界引发热烈反响。”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在会上发言时表示,要牢记嘱托,在崇德尚艺上作表率,坚定文化自信,扎根生活沃土,中国摄影时刻在场。
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 李舸(图源:中国文艺网)
坚持德艺双馨,铸就对党忠诚的人生底色
近年来,中国摄协先后举办了纪念徐肖冰、石少华、陈昌谦等诞辰座谈会,通过学习老一辈摄影家爱国为民、崇德尚艺、敬业奉献的精神品格,激励摄影工作者守正道、出精品。作为从业30多年的摄影工作者,李舸认为,“始终冲在最前线、奋战在基层、不怕吃苦、不畏牺牲,就是对党忠诚、对人民热爱的职业本色。”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中国摄协以两阶段、各三年的驻点调研,牵动摄影重大主题创作。深度记录15个贫困县的脱贫过程和振兴故事,15本图文书、多个大型摄影展,系统表现了新时代乡村的发展活力。李舸说:“要围绕以创作为中心、以人才为根本,将道德修养与艺术修为深度融合,着力培养青年摄影艺术人才树立艺术理想和担当精神,让‘时刻在场’成为摄影界的鲜明特质。”
坚定文化自信,彰显摄影艺术的中国气质
“摄影艺术要想成为具有国家水准的重要艺术窗口,就必须让镜头中的中国故事具有独特的中华民族精神气质和新时代恢宏气象。”李舸说,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提高文化原创能力,激活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是摄影创作的重要课题。他表示,下一步,中国摄协将努力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主义影像艺术叙事体系和中国摄影的融创美学,把文联的组织优势、专业优势转化为建设文化强国的资源优势、发展优势。
坚守时代使命,书写不负人民的影像篇章
多年来,中国摄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积极组织摄影工作者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现实主义主题创作。从人民大会堂的重要时刻到高原深山的基建奇迹,无数镜头记录了党和国家的重要历史事件、重要战略和重点工程、重大项目的发展建设成就。当谈到一年200余天,一干就是30余年的一线深扎感悟时,李舸说:“摄影必须与时代同频共振、与人民同向同行。在感受时代变化中汲取养分,在了解发展实际中激发灵感,在挖掘人物故事中提升境界。”